配资网上炒股平台 产业整合并购 探路工贸结合——那些年我们这样培育新经济增长点(二)

发布日期:2025-07-20 21:42    点击次数:188

配资网上炒股平台 产业整合并购 探路工贸结合——那些年我们这样培育新经济增长点(二)

  2024年明日控股的销售规模超800亿元,是1998年开启改制之时每位忐忑迷茫的创业者都不曾想到的。当年,浙农农膜部同今天石化重组改制成立浙江农资石化有限公司,开始“摸着石头过河”,首要任务是“自己养活自己”;如今,明日控股已与国内外150多家大中型石化、煤化工企业建立起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形成了覆盖国内的塑化分销服务网络体系,成为塑化分销这一细分赛道的龙头企业。

  改制后,明日控股在业务上做了什么,得以推动公司夯基固本,实现长期发展?

  其一便是通过收购重组方式,开启工贸结合发展之路。2002年7月,浙江农资石化公司(明日控股前身)成功收购华东地区老牌农膜企业杭州新光塑料有限公司,并在萧山所前镇建立了一个塑料薄膜研发、产销一体化的先进制造基地,不断支持新光推进设备技改与新产品研发,打造了“星光”牌农膜,多次获评浙江省著名商标。经过多年发展,新光公司行业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大幅提升,现有包装材料、软包装、农地膜三大系列80余种产品,广泛应用于工业包装、食品包装、药品包装和农业生产等领域,年销售规模超6亿元。

  工厂投产后,公司团队发现农膜生产和使用的季节性明显,容易产生生产旺季供应不足生产、淡季库存累积的风险。对此,团队开始尝试通过市场行情研判,以新光公司生产需求为依据进行贸易操作,既保证新光公司原料采购的稳定,又能锁定价格风险,进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。随着行业发展,上游企业越来越注重直销率。明日控股依托新光公司的技术示范效应和产品研发能力,加强与国内外重要石化厂商合作,通过工厂这一平台与上游企业直接采购,确保了资源稳定。经过长时期的探索,公司发掘了这一工贸结合“增长引擎”,逐步形成了“贸易支持工业走出困境,工业反哺贸易促进增量,良性互动,协同发展”的格局。

  2002年,明日控股收购杭州新光塑料有限公司,推进塑化业务工贸结合

  其二是明日控股在业务扩张与系列收购重组的基础上,进行了专业化重组整合,明确了能化供应链主业方向。在收购新光塑料厂前后,明日控股还介入了多个行业进行探索,企业经营规模扩大的同时,也出现了因为过度多元化产生的企业管理、业务发展等方面问题。公司及时转变发展方向,确定了“主业领先”原则,对既有产业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和重组,初步确立起以塑化经营为主的有限多元发展的企业定位。到2008年,又根据集团整体要求,进行了二次重组,专业经营塑化业务。两次大刀阔斧的改革,使得明日控股能够集中有限资源,精准发力,在当时“群雄逐鹿”的塑化分销红海中闯出一片天地。2008年二次改革首年销售规模超过50亿元,是1998年改制之初的13倍,并在之后连续保持集团规模最大的成员企业地位。

  明确主业方向后,明日控股的塑化贸易业务有了“定海神针”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来袭,国内塑料原料市场价暴跌2/3,给所有塑化产业链的企业都带来严峻挑战。正是因为明确了能化供应链的主业方向,公司团队坚定信心、直面挑战配资网上炒股平台,并从中反思业务模式不足,调整了贸易经营思路: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。随后,公司尝试将现货业务与期货运作相结合,最终形成了具有明日特色的期现结合业务模式,并成功将该模式应用于客户服务,极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,也为塑化行业和集团农资业务带来新的启迪。2013-2015年,国内塑化市场出现阶段性过剩,市场疲软,在行业竞争者们踟蹰不定之时,公司坚定塑化主赛道不动摇,大胆拓展上游渠道,与中石油、中石化、埃克森美孚、博禄化工等海内外供应商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,为后续发展打下良好经营基础,并实现在塑化分销这一赛道的弯道超车。同时,公司加速布局海外市场,持续投入资金开展贸易业务数字化改革,不断推动能化供应链现代化升级,在这一主赛道上跑出了明日“加速度”。



 




Powered by 港股配资开户_按月配资开户_10倍配资开户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