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马科斯挠头的样子,恐怕比马尼拉的雨季还要复杂。美国刚给了一巴掌,20%的关税直接砸过来;中国这边也没闲着,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来了一记精准制裁。东南亚这些天最倒霉的期权的杠杆,非菲律宾莫属。
小马科斯为了讨好美国,南海挑衅不断,一度以为只要紧抱美国大腿,菲律宾少不了好处
。可结果呢?美国一封关税通知信,说加就加。特朗普为政,不按剧本出牌。他原本说征17%的关税,这回直接上调到20%。菲律宾刚在南海帮美国“摇旗呐喊”,下一秒就被美国把市场命脉攥在手里猛拧,换谁都得有点懵。
更有趣的是,这场戏中国也没缺席。中方对托伦蒂诺的制裁公开而直接,理由写得明明白白:
谁要是在南海问题上一再损害中国利益,别想不付出代价
。说到底,美国经济收割,刀切肉落在人身上;中国政治警告,专打要害,敲打到人心里。菲律宾在两大国之间,不见兔子不撒鹰,最后反倒变成了夹在中间的那只可怜兔子。
展开剩余78%回头看菲律宾上台这两年,小马科斯的算盘打得挺响。政策一转身,径直往美国阵营靠拢,在南海问题上“航行自由”“专属经济区”口号喊得震天响。美国表面不吝溢美之词,还高调拉着菲律宾多次军演,把南海搅得鸡犬不宁。菲律宾以为自己成了美国在东南亚的“桥头堡”,可以既保安全,又捞红利。
可现在这个“桥头堡”倒像是被拆了半截。美国的算盘和菲律宾想象的完全不一样。特朗普“美国优先”如假包换,哪怕是盟友,也必须给他让路。
在利益分配这块,菲律宾永远得排队,轮不着先上桌
。美方国际场合给你撑腰,那是为了自己在南海有立足的名头。可美国国内经济压力一来,首先就拿菲律宾这些“软柿子”开刀。
大家都知道,特朗普加关税不是第一次。可把自己的“前哨”随手一抛,这手法真称得上老辣。换成欧盟、日本,敢对他们加税?后果难说。菲律宾小,市场对美国依赖大,制裁起来“快、狠、准”,还不用担心盟友集体反弹。美国用得着你,就贴你盟友标签;一旦燃眉之急,你就是头号替罪羊。
中国制裁不是简单的情绪宣泄,更是有的放矢,点谁谁疼
。托伦蒂诺可不是无名小卒,而是地道的反华急先锋。中国对他下手,等于是在菲律宾政坛拉响警报。敢谁都来捞南海这杯羹,别怪中国不客气。而且是“点名制裁”,直接分化菲律宾内部,让那些饭碗系在中国市场上的人三思。这样的做法,比单纯经济收拾多了层威慑力。
对于小马科斯,他现在算是骑虎难下。不跟着美国折腾,中国反制不止;但要是跟中国缓和,又怕美国这一头直接收紧经济拴绳。
这局棋下到现在,小马科斯几乎没有退路了
。表面上看中美各自出招,实际上菲律宾能选的空间越来越窄——经济上被掐,政治上被点名,民生又遭殃,哪头都不是好过的。
其实,这一切不是偶然。你拿一颗棋子,把它前后摆来摆去,最终只能沦为别人的工具。菲律宾政府现在的困境,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。早些年还玩平衡外交,试图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。可这种两头下注,终究捡不到便宜。美国人压根不在意菲律宾能不能过好日子,要的是前哨、是筹码、是随时可弃的代理人。
别以为只有菲律宾会被美国薅了羊毛,看看东亚的日韩、再看看东欧的波兰,哪个不是在美国一拍胸脯“共同防御”背后,随时做好吃苦的准备?只要美国一遇到国内麻烦,盟友分分钟变成替罪羊。菲律宾这回是最直接的例子。
中国这一轮“只点个人不打全场”,其实是释放信号——只要别再肆意挑衅,空间还在,机会还在
。你要是非要靠当“急先锋”争国内政治分数,那就别怪结局很出戏。这种制裁还很精准,一来能分化菲律宾内部那些蠢蠢欲动的政客,二来让普通民众明白,搅局玩大了代价不会小。
最头疼的恐怕还是小马科斯自己的头顶。经济搞砸,老百姓日子难,议会支持度一滑坡,自己的总统椅子也不稳。闹到两头不讨好,既当不了美方棋子里的“样板”,也捞不到中国的好处,结果只会是自己掉进了局里出不来。
大国博弈里,没有免费的午餐。
想做别人棋盘上的卒子,最后注定没好下场。美国连最亲的“盟友”都可以随时翻脸,靠边站队不是办法。只有把自己的内功练好,用最务实的外交给百姓争点实惠,那才是长久活下去的道理。
看似菲律宾还可以选路,但两边压力下,小马科斯多半明白——局面早就不是他能轻松操控的。
所以期权的杠杆,有些代价只能自己咽下去。有些账,总有一天要还。
发布于:四川省